研究中心导航
研究通讯
白烨:雏凤清于老凤声——《当代文学:深察与纵览》序言
来源:中国文艺评论基地 日期:2018-12-20 浏览次数: 字号:[ ]


“首届全国当代文学研究青年论坛”结束之后,李林荣说要编选一部论文集。我知道这是好事,但多少有些怀疑。因为论坛上的发言要整理成文章,有一个过程。大家都是忙人,能不能把文章都整理出来,最终形成一部论集,还真不好说。因而,当四月底看到李林荣真的发来“首届青年论坛”论文选的电子版时,有些出乎我的意料。原有的疑惑不只变成了欣喜,甚至完全就是惊喜。

这里首先说一下这次“青年论坛”的缘起。

大概是在2010年于海南海口举办的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16届学术年会时,因为参会的专家学者接近500人,大会发言只能安排20—30人,分了五个小组也平均每组60—70人,也不能确保人人都能发上言。也是在这届年会上,与会的青年学者开始增多,无论大会小会他们都很难有机会发言。针对这种情况,我们就临机决定,增加一个以青年学者为主的晚场,让他们就自己感兴趣的话题,自由发言,畅所欲言,以此给他们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,也给年会增添一些青春的色彩。孰料,晚间的“青年论坛”举办得异常成功,远远超出原来的预想。围绕着当下文坛的前沿话题,青年学者们争先恐后地发言,而且带着年轻学者特有的活力与锐气,有时不同的看法还会发生碰撞和引起争论,使得气氛格外活跃而热烈。一些并不年轻的专家学者也来观会和听会,时不时地参与到讨论中来。结果,临时加场的“青年论坛”,反倒成为年会上的一个亮点。有了这次意外的收获,我们在2012年的徐州年会,2014的武汉年会,2016年的西安年会上,都坚持利用一个晚上的时间,举办“青年论坛”。由此,“青年论坛”成为年会中的保留节目,效果不仅越来越好,而且影响也越来越大。

有了这样的一个基础和背景,研究会在商议2017年的工作计划时,就有了一个在更大范围里举办“青年论坛”的想法。此想法在研究会的常务理事会上提出后,得到大家的一致赞同。这个计划的具体实施,便是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共同主办的“首届青年论坛”,广邀全国各个领域的青年文学学者前来参加。结果,在有关各主办方的积极努力之下,参会的青年学者不仅人数众多,而且都有备而来,使得为期两天的论坛,发言踊跃,讨论活跃,气氛热烈,收获颇丰。

我参会听会之后,感受很深,收获也很多,最为突出的印象是两个方面。

一是与会的青年专家学者来自不同方面,具有广泛的代表性。其中,有来自研究机构和全国高校的文青年学研究者,又有一些在文学写作中颇有成就的青年作家、网络小说作家,还有一些重要文学网站和网络文学公司的经营者、领导者。大家从不同的角度,观察现状,研讨问题,实际上构成不同板块文学从业者的相互对话与深度交流。这种文学研讨,会使与会者打开自己原有的视野,看到更多的风景,吸纳更多的信息,从而使自己置于一种比较宏观的格局之中,获得一种整体感与全局观。

二是由发言的情况看,与会者都有充分的准备,而且关注点与兴趣点也相当广泛。从研究对象看,小说、诗歌、散文、网络文学、海外华文文学,以及整体的文学态势与走向等,都有一定的涉猎;从研究的时段看,从当下的文学现状到四十年的文学发展,从新时期的文学起源到二十世纪的文学经验,都有一定的研探。有些话题看似并不新鲜,但却含带着青年学者特有的锐意与个性,有着与习见的看法不尽相同的新的观察与新的发见。如黄平、李振关于新时期文学起源的思想资源的寻索,杨晓帆关于高晓声的出国经历影响其创作更变的思考,金理关于近年小说创作中“失败青年”故事的探讨等等,都在个人的文学研思中溢渗出一种深沉的历史感。而李林荣、张涛、王德领等人在阐说“汉语文学”的民族国家认同问题时,对王德威的“华语语系文学”一些观点与看法提出了质疑,使得“青年论坛”发出了青年批评家应有的声音,也使得“论坛”在学术性的基础上,充溢着一种论辩性,乃至批评性。这无疑是十分难能可贵的。

李林荣精心编纂的这部论文集,记录和积累了“论坛”的主要成果,张扬了年轻学者的学术之声,这对于青年学者彼此之间的相互学习,以及人们更好地认识正在成长中的青年文学研究者,都是很有助益的。而不辞辛苦又格外出色地去完成这项工作的李林荣,也显然是功不可没的。

 

2018年5月31日于北京朝内

(本文作者系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、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)

*《当代文学:深察与纵览——全国当代文学研究首届青年论坛论文集》由人民日报出版社2018年12月出版


研究通讯
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